Top
首页 > 生活 > 相关新闻 > 正文

宝鸡:攥紧种子“芯片” 牢牢端稳“饭碗”

相关新闻 宝鸡发布 2024-09-05 13:41:35
[摘要]近年来,宝鸡市农业农村局紧紧依托种子工作站,聚焦良种筛选、良种繁育、良种推广,优品种、控风险、保供种、扩面积,培育推广了一批突破性新品种。

  原标题:宝鸡:攥紧种子“芯片” 牢牢端稳“饭碗”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近年来,宝鸡市农业农村局紧紧依托种子工作站,聚焦良种筛选、良种繁育、良种推广,优品种、控风险、保供种、扩面积,培育推广了一批突破性新品种。目前,全市粮食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95%,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45%。今年,全市夏粮再创新高,亩均单产突破317.26公斤,总产达到89.37万吨。

  良种筛选:优中选优挑“精品”

  “好种多打粮”“种地不选种,累死落个空”“千算万算,不如良种合算”。一句句农谚,道出了小小种子沉甸甸的分量。宝鸡,作为粮食主产区,地貌呈川道、坡塬、山区特征,有限的灌溉条件、多变的气候温差,筛选良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适宜种子生长,市种子工作站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求真务实、精益求精、埋头苦干,每年征集引进40个以上小麦新品种,依托陈仓、岐山、陇县等5个农作物品种试验站及各县区示范基地,开展试验种植,依据试验数据,进行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综合评价,科学分析、精准研判、优中选优,精细挑选“精品”。

  针对近几年小麦条锈病多发高发及极端灾害天气频发态势,我市种子科技人员经过多年对比研判,多点综合评价筛选,对产量潜力不高、抗病性差、易倒伏、抗倒春寒能力弱的品种,坚决淘汰退出。“小偃22”,曾是西秦大地广袤田野上的“一枝独秀”,种植面积占全市小麦的一半以上,但随着时间推移,其凸显出抗条锈病能力差、倒伏严重等弱点,逐渐退出了大田种植。经过市、县种子科技人员辛勤努力,相继筛选出适宜我市不同地理环境种植的西农226、伟隆169、陕禾192、伟隆123、秦麦369等一批小麦优良品种。这些种子“精品”,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性强、增产潜力大等特性,促进了小麦单产水平持续提高,为粮食连年丰产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好种子带来好收成。”陈仓区种植大户陈德龙说,“我选用的是抗病性强的‘秦麦369’,播种小麦时,遇到连阴雨天气,还晚种了几天,但是没受影响,今年收成是近几年最好的一年。”

  良种繁育:聚力做强种业“芯片”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良种繁育,是新优品种大面积推广的基础,也是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新品种的对比试验,对于开展科学引种,保证种子适宜性、丰产性、稳产性具有重要意义。

  立秋过后,正值玉米生长关键期,面对发威的“秋老虎”,市种子工作站科技人员头顶烈日,冒着热浪,挥汗如雨,穿梭在陇县等5个玉米新品种种植试验站。在300多亩玉米试验田里,重点对2024年国、省安排的玉米统一试验、联合体试验和自主试验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对其试验组别设置、种植小区面积、田间管理记载进行实地查看,确保品种审定试验数据的真实可靠。同时,检验人员还实地对各类玉米品种试验、示范田开展了转基因快速检测,严防死守,杜绝含有转基因成分的品种(系)在我市违法试验和种植。

  市种子工作站站长李岩介绍道:“种源自主可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优良品种拥有抗病害、产量高、品质优等特性,既能减少农民劳动强度,又能有效满足多元消费需求,保障粮食稳产丰产。因此,我们一点都不能马虎。”

  宝鸡,作为全省制种大市,紧扣市场净化、种业创新、种质资源保护、企业扶优等举措,积极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小麦种子繁育推行穗行圃、株系圃、原种田“三圃田”制,在种子生长关键期,每年组织检验人员开展田间检验,淘汰不合格种子生产田,从源头上保证种子质量。尤其是小麦,每年生产繁殖小麦种子5600万公斤以上,可提供种植550万亩以上的面积。

  据了解,市种子工作站紧盯全市粮食生产需求,开展资源挖掘与创新利用研究,培育高产高效、绿色优质新品种。2023年,全市审定或登记农作物新品种14个,小麦品种“秦麦 851”、“秦麦369”、“陕禾1028”通过国审,8个玉米、小麦品种通过省审,3个大豆、油菜、辣椒品种通过登记。扶风县以创建国家级制种大县为抓手,引导种业企业与种粮大户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良种繁育订单,实行保护价收购。

  在种子繁育过程中,我市广泛采取适期适量播种、种子包衣、土壤处理、化学除草、病虫害科学防治等措施,精细化管理,推广全程机械化耕作模式及节水抗旱设施,降低成本、提升效益,并鼓励引导种子生产企业积极申请建立小麦种子质量认证试点。

  为了净化市场,加强小麦种子质量监督检验,市种子工作站按照“市级抽检、县区全检”模式,坚持每年对所有经营种子门店的种子净度、水分、发芽率、纯度“四项指标”进行质量监督检验,杜绝伪劣种子流入市场。

  2023年,全市建立小麦种子生产田面积14万亩,占全省小麦种子生产面积的40%以上,除满足我市小麦生产用种外,还销往河南、甘肃、河北、湖北、安徽等10多个省。

  良种推广:让粮农吃上“定心丸”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是粮食大面积丰产丰收的基石,也是农业科技的核心载体。我市将选用良种、田间管理、休耕轮作等技术集成应用,征集引进“西农226”“伟隆169”等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40余个,并在扶风、岐山、千阳等县区建立小麦良种繁育基地10万亩以上,加快品种更新换代,优质高产品种较上年增加10%以上。

  示范展示,在良种推广中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我市每年都要建立8个以上千亩方和示范制种田,集中展示骨干优良品种20个以上,组织科研院所、专家教授,种子企业、种子经营户、种粮大户走进田间地头,现场观摩,分析研讨,推广高产稳产、抗病抗逆的好品种。为了加大优良品种推广力度,解决“最后一公里”,市种子工作站精心制作良种明白卡,播种量、播种期、田间管理、收获期全程有明细记录,监督指导种子企业,发放到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种粮户手中,给粮农吃上了“定心丸”。

  播撒粒粒良种,孕育丰收希望。过去由于育种手段落后,良种繁育推广体系不健全,一般育成一个新品种需8至10年,生产年限6至8年,直接影响了品种更新换代。近年来随着育种手段的改进,一个优良新品种育成后3至5年就可普及,一般生产年限4至6年,形成了“1+5+N”小麦良种推广模式(“1”是成立1个育种栽培专家、农技人员技术团队,5是指陈仓区、岐山县、千阳县、陇县、麟游县5个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N”是指联合县区种子站、种子企业、经销户、合作社、种粮大户),统一征集新品种,分区域试验筛选,多点位建立示范方,多渠道宣传推广。目前,全市拥有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科研机构7个,国、省审定和登记新品种40多个,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5个,生产经营种子企业5户,形成优良品种“育、繁、推、管”全产业链体系。

  攥紧种子“芯片”,牢牢端稳“饭碗”。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我市将以种业振兴行动为契机,持续加力推进良种筛选、繁育,推广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种,为全市种业高质量发展再创新辉煌。

编辑:齐少恒

相关热词搜索: 攥紧种子“芯片” 牢牢端稳“饭碗”

上一篇:辣椒丰收红艳艳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