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会客厅主题
“黑神话悟空”横空出世,国潮文化掀起新的浪潮。
9月13日下午,“悟空国潮新风尚 非遗文旅绘新篇”【西旅会客厅】第十期访谈成功举办。本期会客厅特邀文旅专家、陕西咿呀咿呀游娱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毅超,西安中旅定制中心负责人张思佳,耀州窑新一代学院派传承人李欣玮,与文化学者李朵围绕当下黑神话悟空所引起的国风热潮为主题,深入探讨“非遗+文旅”的融合发展新路径,以及如何将传统非遗文化与现代科技、旅游体验深度融合,激活非遗文化新的生命力。
众嘉宾与主持人对谈现场
张毅超论非遗文旅融合新路径
张毅超论非遗文旅融合新路径:
以颜值、趣味与代际共情激活文化生命力
“做文旅产品,颜值即正义,有趣是王道,被人喜欢是核心能力。”谈及非遗文旅融合发展,张毅超如是说。正如《黑神话:悟空》通过精美的画面、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游戏机制,成功吸引了年轻人的关注与喜爱,文旅产品也应当如此。需要从浩瀚的非遗文化中提炼出最具代表性的元素,通过故事化、演绎化、场景化的包装,让传统文化以更加生动、有趣的形式展现在游客面前。
在这个过程中,“颜值”与“趣味”成为不可或缺的关键。颜值,不仅指产品的外在表现形式,更在于其能否触动人心,让人一眼难忘;而趣味,则是吸引并留住游客的法宝,让游客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只有当文旅产品既具备高颜值,又充满趣味性,才能真正赢得游客的喜爱,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与传承。
此外,张毅超还特别强调了“代际共情”的重要性。在快速发展的今天,不同代际之间的文化认同与情感共鸣显得尤为重要。非遗文旅项目应当成为连接不同代际的桥梁,通过共同的文化记忆与情感体验,促进家庭成员之间、乃至整个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与传承。这不仅是非遗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张毅超提出,“非遗+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在于:以颜值吸引眼球,以趣味留住人心,以代际共情凝聚共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活非遗文化的生命力,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张思佳谈非遗文旅融合新策略
张思佳谈非遗文旅融合新策略:
以“黑神话悟空”为鉴,创新研学体验
在本期会客厅的深入探讨中,作为西安中旅定制中心负责人张思佳分享了其独到见解。张思佳指出,随着《黑神话:悟空》这一IP热潮的兴起,不仅为国潮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文旅产业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从《黑神话:悟空》中,我们看到了数字化技术在还原传统景观与东方美学元素上的巨大潜力。”张思佳表示,“作为文旅行业的从业者,我深刻认识到,将传统非遗文化与现代科技、旅游体验深度融合,是激活非遗文化生命力的关键。”
张思佳进一步提出,西旅股份在研学设计上,正积极探索非遗文化的创新之路。通过邀请国内外小朋友共同参与非遗文化体验活动,如制作花馍、学习陕菜文化、体验皮影制作等技艺,旨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让非遗文化在碰撞中焕发出新生的活力。
“在产品设计上,我们注重融入沉浸式体验元素。”张思佳强调,“就像《黑神话:悟空》带给玩家的沉浸式感受一样,我们也希望游客在参与非遗文化体验时,能够仿佛置身于另一个时空,成为故事的一部分。为此,我们计划将非遗传承人的故事、经历融入产品中,以NPC(非玩家角色)的形式呈现,让游客在互动中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此外,张思佳还提到:“兴趣是吸引游客参与的关键。因此,我们在产品包装和活动设计上,会紧密结合当下热点和年轻人喜爱的元素,让非遗文化更加贴近现代生活,更加易于被接受和喜爱。”
李欣玮为在场嘉宾展示西旅股份开发的文创产品
李欣玮谈耀州窑文创设计初衷:
耀州窑文创新篇章,细节之处见匠心
在非遗与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的探讨中,耀州窑新一代的学院派传承人李欣玮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见解,为与会者带来了关于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精彩分享。
非遗文创-耀州窑产品展示
“每一件耀州窑的产品,都是时间与自然共同雕琢的艺术品。”李欣玮介绍道,“比如我们与西旅股份联合推出的耀州窑茶壶,它在手抓的造型灵感源自唐代文化的精髓,花瓣形的花边设计,不仅展现了唐代艺术的繁华与精致,更在细节中透露出匠人的巧思与匠心。细看之下,手抓上雕刻的狮子栩栩如生,唐代的狮子以其雄浑威猛著称,而在这单色釉的映衬下,更显得威严而不失灵动。”
在谈到非遗研学体验时,李欣玮说道:“在研学过程中,我们鼓励参与者亲手制作耀州窑的产品,从拉坯、修坯到上釉、烧制,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挑战与乐趣。当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从窑火中诞生,那份成就感与自豪感是任何语言都无法形容的。这种身心合一、知行合一的体验,正是我们非遗研学的核心价值所在。”
对于非遗文旅的未来,李欣玮坚信通过不断的创新与尝试,耀州窑的文化魅力将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与认可。同时他也将继续深入挖掘耀州窑的文化内涵与工艺精髓,结合现代科技与设计理念,打造出更多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的旅游产品。
李朵主持本场活动
李朵谈国潮文创与文化驱动:
在软过渡中的获得文化新生
在探讨非遗与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时,李朵强调了国潮文创与文化驱动的重要性,为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我们在谈论文化时,首要任务是提炼出其中最具价值的要素。”李朵指出,“传统的观光式旅游已难以满足现代消费者的深层次需求,他们渴望的是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一种能够让他们亲身参与、感受并融入其中的体验。”
他进一步阐述道:“从传承记忆的角度来看,我们必须坚守文化的根脉,这是不可动摇的原则。但同时,创新同样关键。创新应基于用户需求来构建商业模式,因为只有那些真正触动人心、引发共鸣的文化产品,才能吸引并留住喜欢它们的群体。这些群体或许初时并不深谙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但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接触与使用,他们才会逐渐产生兴趣,进而深入探索,最终爱上那些更原始、更纯粹的文化元素。”
李朵特别强调了“软过渡”的概念:“人文内容与当代人的结合需要一个柔和的过渡过程。如果这个过程没有完成,文化与现代生活之间就会始终存在一层隔阂。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现代化的内容设计,将传统文化的价值与个体的生命体验相结合,搭建起一座桥梁,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并喜爱上传统文化。”
台下观众专注聚焦学习
“黑神话悟空”的爆火让我们看到了国潮文化驱动下的巨大潜力与市场号召力,它证明了当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艺术创意相结合时,能够产生出跨越时空、触动心灵的强大力量。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这样的创新实践,让非遗文化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绽放新的魅力。
编辑:齐少恒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