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志愿者在省美术博物馆为观众讲解展览作品。
10月4日,在西安大华博物馆举办的第三批西安市非遗项目文创研发展示活动,吸引了许多游客。
本报记者 柏桦文/图
“县上马上要开展文化帮扶才艺大比拼,咱村出啥节目呀?”
“诗歌朗诵是咱的强项,咱新排的舞蹈也行。”
9月30日上午,在石泉县城关镇丝银坝村的草池湾田园综合体里,该村“文化特派员”、石泉县文化馆非遗中心主任陆红云和村里的文艺骨干热烈讨论着。
近年来,陕西各地扎实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着眼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组织开展系列公共文化活动,创新群众文化活动形式,把文化的“种子”播撒在三秦大地,根植在群众心里。
将“送文化”变成“种文化”
“群众在哪里,全民艺术普及就要开展到哪里!”谈及《“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中“把文化馆打造成为城乡居民的终身美育学校”的要求,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主任田建满怀激情。
“我们将全民艺术普及培训与群众文艺展演活动相结合,服务和打造‘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品牌化群众文艺团队。现在,我们已经聚集了40余个社会艺术团体。今年上半年,开展群众文化活动73场次,服务群众11.5万人次。”田建说。
为更好满足群众的文化艺术培训需求,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成立渭南市群众文化艺术培训学校,开设培训课程,通过错时延时服务让群众更好参与文化艺术培训,并将艺术培训向公园、广场、社区、乡村等公共空间拓展,让优质服务资源直达基层。
“我们还与渭南市临渭区曙光特殊教育学校、临渭区桥南镇留守儿童服务中心联合共建‘花儿朵朵美育分校’,以公益培训的形式向特殊群体送去关爱与温暖。”田建说,只有提高群众的文化创造力,激发乡村文化发展活力,才能实现从文化“输血”到文化“造血”的转变,真正将“送文化”变成“种文化”。
“这个就是博物馆里凤冠上的点翠工艺吗?”
“没错,但现在用的都是鹦鹉的羽毛,工艺还是传统的细金工艺。”
10月4日,在西安大华博物馆,第三批西安市非遗项目文创研发展示活动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活动现场,金银细工制作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赵琳静向游客介绍相关项目。现场展示的根雕技艺、传统古法手工、泥塑生肖、缠花饰品等非遗文创产品,都是近年来西安市基层文化培树工作的成果。
“三员”下乡助推文化振兴
2023年4月开始,石泉县创新开展文化特派员、理论宣讲员、民风引导员“三员”下乡工作,助推乡村文化振兴。一年多来,在文化“三员”的带领下,石泉县164个村和社区的群众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地方特色愈加鲜明。
“村里的大姐和我说,她们农闲时也想跳跳广场舞、唱唱歌。”陆红云告诉记者,“我们到村里后,不仅教村民唱歌跳舞,还组织开展音乐、美术、书法等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帮助村上组建了文艺团队,实现了乡村文化活动常态化。”
如今,经常在村中举办的乡村音乐会、村民朗诵会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也吸引了很多游客参与。“这让我们的文艺小村更文艺了。”陆红云说。
石泉县文化“三员”下乡,是我省推进基层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陕西打造了一支高效的文化志愿服务队伍,志愿服务活动遍地开花。
2021年3月,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记者从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截至目前,平台已累计注册志愿服务组织1067个、志愿者10.5万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028场次,参与服务17.3万余人次,记录志愿服务时长122.6万小时。
国庆假期,全省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组织志愿者通过到馆服务、流动服务等方式,为群众提供培训讲座,开展文艺展演活动。
让越来越多群众走上舞台
气势如虹的开场鼓舞《黄龙猎鼓》、慷慨激昂的朗诵《巍巍黄龙山》、热闹非常的乡村广场舞《我爱你中国》……近日,“大地欢歌·澽水河畔”2024年全国秋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在黄龙县白马滩镇暖山河畔露营基地举行。
活动现场,看着“乡”味十足的文艺演出,白马滩镇群众薛六郎一边鼓掌一边说:“这个‘村晚’办得特别好,内容丰富,很接地气。”
从观众到主演,从听闻身边的人和事到演身边的人、唱身边的事,近年来,随着“四季村晚”在陕西各地的火热开展,越来越多群众走上文艺演出的舞台,以“乡音”传递“乡情”,生动展现陕西新农村的蓬勃发展、三秦百姓的风采和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
“今年,陕西共入选全国‘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12个,确定省级‘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20个,有力带动了关中、陕北、陕南3个片区乡村文化活动的开展。”省文化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季村晚”作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丰富了乡村文艺活动,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重要的精神力量和文化力量。
点点微光点亮希望,涓涓细流汇聚成河。一项项文化活动的深入开展,一个个志愿服务品牌的接连形成,让文化的“种子”随着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让文化之花在三秦大地绽放。
编辑:齐少恒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