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县色河铺镇陆家湾村稻油轮作基地的水稻成熟了(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王佳伟摄
本报记者 王佳伟 通讯员 张宏
11月20日清晨,秦岭山间还弥漫着一层薄雾,山阳县法官镇姚湾社区居民张启朝就算起账来:以前种地,1亩地收入1000元左右。自从用了农业农村局推广的新技术、新品种,种地收入翻倍。“我在坡塬地实施玉米黄豆复合套种,在平地实施油菜水稻轮作。拿油菜水稻轮作来说,1亩地能产200多公斤油菜籽、400公斤大米,亩均收入超过3000元。”张启朝说。
63岁的张启朝种了一辈子庄稼,视粮食为“命根子”,如今更是尝到了科学种地的甜头。张启朝说:“现在,农业部门给我们免费提供小麦、玉米、油菜等种子,并按照土地面积发放复合肥。样样补贴农民都能享受到。”
今年,山阳县坚持把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的粮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并与各镇(街道)签订目标责任书,将耕地保护、粮食生产任务分解到镇(街道)、细化到村、落实到地块。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山阳县抓住耕地、种子两个要害,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用好中央和地方政策,突出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策“五良”协同,扎实推动粮食生产稳面积、提产量,全面稳住农业基本盘,守住群众的“粮袋子”,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既要让农民尝到增收甜头,又要让农民种地有奔头,农业部门的指导、规划、扶持尤为重要。
在山阳县农业农村局规划、指导下,户家塬镇桃园村的150亩土地被整合到一起,建设成油菜水稻示范基地。
“现在,基地秋季种油菜,春季栽水稻,种植户收入快速增长。”桃园村党支部书记柳礼正说。
近年来,山阳县坚持流域整体推进,大力推行“四田”示范工作机制,持续扩大示范面积,在色河铺镇、中村镇、两岭镇、高坝店镇等地,建设粮食生产示范带8320亩,示范推广配方施肥、起垄覆膜、绿色防控、机耕机播等配套集成技术,同时印发《全县耕地“非粮化”图斑整改实施方案》,抽调12个督查组深入镇村进行督查督办。
此外,山阳县对小麦、玉米、大豆等6大类粮油作物进行种植补贴,并对购买国家补贴农机具,县级再补20%,激发了农民种粮、镇村抓粮的积极性。
“今年,预计全县粮食总产量9.43万吨、油料总产量3286吨,较上年均有增长。”山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陈立林说。
编辑:齐少恒
相关热词搜索:守好群众“粮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