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西安真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温室大棚内,村民忙着采收小白菜。 本报通讯员 王三合摄
本报通讯员 王三合
1月6日,在位于西安市临潼区徐杨街道徐杨村的西安真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一座座温室大棚让原本“猫冬”的农闲时节变成了群众增收的“忙冬”。
“我承包的两个大棚每年至少种4茬菜,能收入10万元。”种植户刘永继说,“以前,‘冬闲’没啥活干,现在一年到头不得闲。虽然辛苦一点,但收入增加了不少。”
为了让“冬闲田”发挥效益,2023年4月,徐杨村与西安真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循环生态农业,并聘请农户参与种植和管理,着力提高蔬菜种植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推动村民、村集体双增收。
“公司给我们提供种植技术和有机肥,我们只需把菜种好就行。”刘永继说,“我们的蔬菜品质好、不愁卖,很多外地客商连着几年来收购。”
“公司年经营收入1500余万元,用工50余人。村民不仅可以在公司的园区务工获得薪酬,还可以通过承包大棚创业。这有效带动了村民致富增收。”徐杨村党支部书记叶东峰说。
揉面、分团、擀皮……1月6日,位于徐杨村的西安市临潼区兄弟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操作车间里热气腾腾、麦香飘溢,工人正忙着加工锅盔馍。
“这几年,我们通过村企合作,盘活了村里闲置的集体建设用地,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西安市临潼区兄弟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就是合作企业之一。”叶东峰说,2024年,徐杨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40万元。
为破解集体经济增收难题,临潼区组建智慧农业、示范养殖业、石榴产业、集体经济4个区级发展联盟,培育了18个新型经营示范主体,扩大农业产业规模,延长农业产业链条。2023年以来,全区集体经济收入累计增加9000余万元。
编辑:齐少恒
相关热词搜索:临潼区村企共建兴产业
上一篇:陕西网球中心积极响应公共体育场馆免费开放政策,每周三天畅享运动盛宴!期待与您球场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