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生活 > 相关新闻 > 正文

让“村晚”接地气提人气

相关新闻 陕西日报 2025-02-14 14:23:20
[摘要]春节期间,一场场“村晚”在各地火热上演,成为乡村文化大餐。经过各种社交平台传播后,“村晚”催生了一批又一批乡间“明星”,为乡村振兴鼓舞了士气,提升了人气。

  春节期间,一场场“村晚”在各地火热上演,成为乡村文化大餐。经过各种社交平台传播后,“村晚”催生了一批又一批乡间“明星”,为乡村振兴鼓舞了士气,提升了人气。

  由农民自编、自导、自演的“村晚”人气爆棚,其背后有一股接地气的文化创造力,反映出农民对乡村文化生活的美好向往,对新时代乡村文艺的积极探索。

  守住“土里土气”的“村晚”特色。“上了舞台能演戏,脱了戏装能种地。”在“村晚”的舞台上,无论是种地的农民,还是返乡创业的“新农人”,都有机会成为主角。“村晚”之所以能深深打动人心,靠的就是那份浓厚的乡土味。在“村晚”的舞台上,养殖能手、种植大户、归乡游子以身边事唱响奋斗曲,用乡音讲述乡愁,展现乡村振兴的文化力量。“村晚”承载着原生态的农耕文化和地方风情,更承载了乡村振兴的“村志”和“大事记”。因为有“村晚”,人心更加凝聚,乡愁有处安放,文化得以更好传承。

  把“村晚”带来的流量变成经济发展的增量。“村晚”是展示乡村发展的一扇窗口,依托“村晚”流量,可以推介当地农特产品、乡村旅游景点,让村民享受到更多发展红利。前不久,在西安市长安区滦镇街道上王村,一场集秧歌民俗表演、美食品鉴、特色市集等于一体,将“村晚”与“村游”相结合的晚会精彩呈现。其间,上王村的众多农家乐经营者端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臊子面、麻辣鱼、葫芦鸡等美食,让市民游客在唇齿留香间感受烟火长安的温度。这场“村晚”,充分展示了位于秦岭山下的上王村丰富的文旅资源,成为推动上王村乡村旅游再攀新高的有效载体。方兴未艾的“村晚”特色活动,不仅展现了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活力,还孕育着新的乡村文旅发展机遇,为乡村带来更多“人气”“财气”。

  “村晚”一扇窗,阅尽千番景。办一场“村晚”并不难,难的是村村办、年年办,常办常新、越办越好。“策划三个月,排练三个月,演出三个月,回味三个月”,生动描绘了“村晚”的筹备历程与举办盛况。长期办好“村晚”,需要加快乡村艺术人才队伍建设,吸引四方群众广泛参与,如此才能让“村晚”越办越红火、越办越持久。

编辑:齐少恒

相关热词搜索:让“村晚”接地气提人气

上一篇:从杭州代码到关中麦浪:一个AI模型的全球引爆与地方应答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