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生活 > 相关新闻 > 正文

产业换“新颜” 村民绽笑颜

相关新闻 陕西日报 2025-02-18 10:29:14
[摘要]猕猴桃产业是北雷村重要的农业产业。2024年,北雷村的千亩猕猴桃产值超过900万元,为村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春节前,渭南市人大常委会机关驻村工作队队员(左)在北雷村开展平安法治宣传(资料照片)。 受访单位供图

  本报记者 刘曌琼

  新年伊始,渭南市临渭区丰原镇北雷村的果农忙碌起来。

  2月13日,几位果农忙着将存放在冷库里的猕猴桃装箱、打包,等待装车发出。“这是库里最后一批猕猴桃了。”果库负责人杜巧鱼笑着说。

  猕猴桃产业是北雷村重要的农业产业。2024年,北雷村的千亩猕猴桃产值超过900万元,为村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北雷村围绕特色产业做文章,先后通过培育设施猕猴桃、建设水果冷库、发展特色小吃、探索体育休闲旅游等拓展增收渠道,村集体经济逐渐实现稳定盈利,已连续3年向村民分红。2024年,北雷村集体收入超30万元。

  “村里不仅产业发展起来了,环境和服务也越来越好,这都离不开人大工作队的帮扶。”谈起村里这些年的变化,北雷村村民感叹不已。

  村民口中的“人大工作队”,是渭南市人大常委会机关驻村工作队。近年来,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支持下,驻村工作队与北雷村两委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共同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地的振兴之路。

  党建引领,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渭南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委与北雷村党总支建立支部共建联盟,加强村级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指导北雷村理清发展思路,提升班子治理能力,培育后备力量,发展年轻党员,吸引各类人才,为乡村振兴夯实人才保障。同时,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伍,开展惠民服务、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北雷村位于渭南市城郊东塬,距离渭南市中心城区只有8公里,自然环境优美。如何因地制宜,探索多元发展模式?

  渭南市人大常委会牵头组织农业、规划、文旅等部门就北雷村自然禀赋开展实地调查研讨,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编制形成《丰原镇北雷村乡村振兴规划(2021—2030年)》。近年来,北雷村延伸猕猴桃产业链,建设水果冷库,配套建设农家乐等;发展“丰原包子”“北雷烧饼”“福寿麻花”“喜乐油糕”“健脑豆花”等特色小吃品牌;开发采摘旅游、体育休闲旅游,促进产业协同发展,整体经济效益明显增加。

  “我们将闲置校园改造成加工车间,引进家具生产企业入驻,带动村民就业和配套产业发展。”渭南市人大常委会机关驻村第一书记常亮介绍。

  在渭南市人大常委会的支持下,北雷村结合丰原镇“魅力长寿塬·城市新阳台”的整体定位,从细处着手,对村道及生产路进行硬化改造,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分布式污水处理站,持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完善乡规民约,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引进必捷(冬季)滑雪场,组织自行车“龙尾坡”竞速赛,打造体育休闲“一站式”场景。村庄软、硬件不断提升,村民致富增收的途径越来越多。

  “随着丰原镇全民健身中心的建成投用,为城市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体育休闲服务也将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另外,村里与相关企业合作,计划开展银发经济友好小镇项目建设,拓展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这两年,回村发展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北雷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王育红说。

  用真情和实干“驻”进群众心里,北雷村的变化让村民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如今的北雷村,产业换“新颜”,村民绽笑颜,一幅乡村振兴和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编辑:齐少恒

相关热词搜索:产业换“新颜” 村民绽笑颜

上一篇:泾阳:精准监督 让群众就医更顺畅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