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生活 > 相关新闻 > 正文

旬邑果园换新颜

相关新闻 陕西日报 2025-05-16 14:46:59
[摘要]初夏的旬邑,山峦叠翠,草木葳蕤。5月6日,旬邑县张洪镇蒙家村党支部书记蒙金峰带着十几名村民在果园里忙活。

  5月6日,旬邑超凡子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乔小平(中)和工人进行果树高接换优作业。 本报记者 琚鹏飞摄

  本报记者 琚鹏飞

  初夏的旬邑,山峦叠翠,草木葳蕤。5月6日,旬邑县张洪镇蒙家村党支部书记蒙金峰带着十几名村民在果园里忙活。

  “2020年,我们投资120万元,采用‘宽行密植+水肥一体化’技术,建成占地86亩的村集体矮化苹果示范园。2024年,果树进入初果期,示范园的苹果产量超1.5万公斤,村集体收入20余万元。”蒙金峰说,今年,他们投资200余万元扩大果园规模。

  “目前,村民正在示范园栽植树苗,后期我们会给果园加装防雹网。”蒙金峰说,他们按照“党支部领路、合作社发力、群众同参与”的思路,把40余块“巴掌田”进行整合,建立了“流转土地收租金、入园打工挣薪金、入股分红得股金”联农带农机制,带动村民增收。

  旬邑县是苹果适生区,也是“咸阳马栏红”苹果核心产区。发展苹果产业,旬邑有良好的生态优势、发展经验。

  “近年来,受制于品种结构失衡、产业链条短、果树‘老龄化’等原因,收益欠佳。”旬邑县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杨飞说,“今年,县上计划新建5000亩矮化果园、改造5000亩老果园,通过‘新栽+换优’双管齐下的方式,推动旬邑苹果产业转型升级。”

  今年,除了新栽果园以外,旬邑县还在很多老果园推广高接换优技术。5月6日,在旬邑超凡子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300余亩果园,负责人乔小平和工人进行高接换优作业。

  “果园原先种植的是老品种,近年来市场竞争力下降,收益下滑。今年,在县果业服务中心的指导下,我们对70亩老果园的果树进行了高接换优,全部改接为秦脆等新品种。”乔小平介绍,高接换优就像给老树“换芯”,既保留了原有根系,又能实现品种升级。

  “这棵富士果树嫁接了两根秦脆枝条,后年就能挂果。”乔小平说,今年,政府给每亩高接换优果园补贴2000元,大大降低了改造成本。

  政策红利是果农的“定心丸”。为了推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旬邑县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用真金白银支持果农。新栽果园按规模分档补贴,最高每亩补助5000元;高接换优果园每亩补助2000元,高接换优集中连片示范园还有额外奖励。

  “今年县上的补助力度很大,极大地调动了果农改造果园的积极性。”杨飞说,除了政策扶持,旬邑县还高度重视科技支撑,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旬邑苹果试验站等平台进行苹果种源创新、示范推广,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锋旺教授团队,在苹果新品种栽植、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果农进行培训。

  今年3月,旬邑县召开全县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动员会,聚力破解发展瓶颈,重塑竞争优势,推动旬邑苹果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

  如今,旬邑县每3个劳动力中就有1人从事与苹果相关的产业,苹果产业相关的45家果业企业、26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87个家庭农场蓬勃发展,电子商务、生态旅游等业态发展势头良好。

  “我们将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原则建好现代果园,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苹果精深加工产业和苹果四季场景沉浸式体验项目,强化经营主体培育、强化利益联结机制、强化文化文创赋能,让更多群众在推动果业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实现增收。”杨飞说。

编辑:齐少恒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粮可口可乐陕西荣获双奖,彰显企业责任与担当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